发布时间:2025-02-22 04:57:18    次浏览
五金文中主要围绕“深化‘文旅+百业’、‘百业+文旅’,提升产品供给能力,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”,从6个维度提出18项具体措施,为未来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,提供了政策支持,具体有哪些亮点我们一起来看。
在丰富消费惠民的举措中,“非遗展示展演”被反复提到,要通过增强多种公共服务供给,丰富各种文化消费活动让“非遗”文化“进商圈、进景区、进街区”,线月阔别自媒体多年的文化博主李子柒的复出,再次引发网络热议,其通过微记录的方式向大家呈现多样的民间工艺,民俗文化,在生动的视听中展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。如今,讲好非遗故事已成为各地文旅深挖在地创新来博出圈拼上位,迎接“泼天富贵”的重要途径。
去年底,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这也将非遗的关注度和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。
,要“顺应生育支持政策,更好满足多孩家庭旅游住宿需要,鼓励酒店、民宿推出优质亲子房、儿童房,打造亲子度假酒店。”与过去“以孩子为中心”的育儿观念不同,新生代的年轻父母反而更加注重“亲子高质量陪伴”,他们更追求亲子间共同沉浸式的体验。这种转变也在文旅消费领域引发了新的热潮。作为满足新一代父母育儿需求的新兴业态,亲子文旅项目正逐渐融合到各大旅游项目中,成为吸引客流、带动消费的重要力量。
2023年中国研学业市场规模已达1469亿元,预计到2026年,中国研学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,市场发展空间广阔。但与此同时,由于“研学游”相关产业链正处于发育期,研学旅行企业短期内快速扩容,导致不少组织研学旅行的机构良莠不齐,高品质产品供给已成为行业痛点。
不难判断,研学游市场不久将会引来多方竞相布局和竞争,行业也将面临着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比拼升级。04老年文旅服务要提升
携程数据显示,2024年,银发人群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2%,同时,其中有31%的银发人群旅游频次是2019年的2倍。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旅居市场需求调查报告》也显示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,会用“候鸟式旅居”模式来填满自己晚年的精神生活,一些老年人在旅居时选择租房,还有的老年人选择在心仪的旅居地直接购买房产。
、鼓励“适当放宽大型营业性演出可售(发)票数量限制”、“巡演地不再重复进行内容审核”,同时还鼓励打造“跟着演出去旅行”一类特色旅游产品,无疑将会进一步助推演艺经济的新浪潮。06“低空飞行”市场准备“起飞”
。2024年被称作“低空经济元年”,低空经济发明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,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。全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,已经建成并登记通用机场449个,有超440条无人机航线。中国民航局的预测数据显示,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.5万亿元,2035年有望达到3.5万亿元。
据统计,2024年共6.1亿人次出入境,同比上升43.9%。入境游依然会是2025年中国文旅的重点工作。不止要
、“加强宣传推介和服务保障”、更要“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”,当然“积极发展入境研学旅游”也顺其自然成为其中重要一环。08文旅产业投资要加大
、“扩大文旅有效投资”,特别是“支持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”、”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”。这一系列新措施为中国旅游产业的重组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,显著提升了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对旅游业的关注与信心。相信只要政策与市场能够形成合力开年大礼!国办文旅新政来袭2025产业热潮一触即发!,文旅业必能走出寒冬。